聊聊金属3D打印产业化—老生不常谈
来源:
|
作者:hkw9f0580
|
发布时间: 2020-07-07
|
7590 次浏览
|
分享到:
这一期泛泛而谈了很久,金属3D打印作为高附加值的工业实现方案,如同90年代数控机床刚进入中国时,同样经历过的迷茫。新生事物呱呱落地,我们是孕育父母,投入了百般的热情;而周围邻居此刻感受到的,还是弱不禁风的四肢和整日整夜的哭闹。花开堪折直须折,我辈从业者共励共勉。
现象一:科技版的放羊娃 金属3D打印的国产厂商,或多或少有研究院或高校的背景,其创始团队骨干基本上是科研出身,因此其设备研发初衷大多是科研项目结题需求引导,后期设备产品化过程也是以项目渠道配套打包销售为主。也就是说,“科研”作为市场,是一个不对外结算的伪市场。 于是,一个科技版放羊娃的故事跃然纸上,2017年各大3D打印门户的主流声音是“科研院所与高校已成为金属3D打印设备的首要市场”,2018年开始各大门户又纷纷表示“行业发展过分依赖设备销售,目前市场整体进入回调”,而原因就是“科研院所与高校的设备需求趋近饱和。” 如果我说整个行业在自娱自乐,会不会有人动容? “放羊是为了什么?” “放羊赚钱!” “赚钱是为了什么?” “娶媳妇生孩子!” “孩子生了以后呢?” “放羊赚钱!” 现象二:孤岛上的狂欢者 3D科学谷2018年3月发布了《中国3D打印应用市场白皮书》,振奋人心的数据是整个行业预计增速将达到每年40%以上。而讽刺的是,同一份报告中,90%的受访者表示:行业的瓶颈是“未发现产业化机会”。 于是市场上充斥着这样的宣传: “我司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可服务于医疗、军工、航空航天、模具制造、汽车研发等各个领域,现面向全行业提供快速成型解决方案。” 似乎没有一个行业先拿到“答案”再迫切的寻找“问题”。 似乎没有一个行业没有找到需求却如此“高速”的自我发展。 金属3D打印的从业者就像一座孤岛上的狂欢者,希望被世界看见,而“世界”轻轻的瞥了一眼,又径自走开。